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压力变送器、称重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测力传感器系列产品!
全国服务热线
025-66098387
称重传感器技术知识
红外传感器的“魔法眼”,温度感知与运动捕捉的奥秘
时间: 2021-10-10 23:19:15 浏览次数:0

超市大门在你靠近时自动敞开,冬日里额温枪“嘀”一声显示你的体温…这些看似寻常的场景背后,都隐藏着同一位默默无闻的“观察者”——红外传感器。无需接触,无需亮光,它究竟如何*“看见”*物体的温度与捕捉微妙的运动?

红外线:万物无形的“热语言”

要理解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关键在于认识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形式——红外辐射。自然界中,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C)的物体,都在持续不断地向周围空间发射着热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的本质,就是构成物体的微观粒子(原子、分子)因自身热运动而产生的电磁波释放。

  • 温度与辐射的强关联: 物体的温度与其辐射强度遵循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温度越高,辐射的总能量越强。同时,维恩位移定律表明,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导致辐射峰值波长(能量最集中的波长)的变化。通过精确测量特定红外波段内的辐射能量,传感器就能反推计算出物体的表面温度。这就是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额温枪、工业测温仪)的核心原理——本质上,它是在“读取”物体自身发出的热信号

被动红外:运动捕捉的“温差探测者”

当红外传感器用于探测运动时,最常用的是被动红外(PIR)设计。PIR传感器内部的核心元件是热释电材料(如钽酸锂、硫酸三甘钛等)。这类材料具有特殊性质:当它感知到温度变化时,其表面会产生微小的电荷变化(电压信号)。这种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

PIR传感器并非直接“看”到一个静止不动的人体。它的工作原理依赖于背景与闯入者(如人体)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

  1. 静止状态: 当探测区域内温度保持恒定(例如,只有墙壁、家具等背景),热释电材料感受不到温度变化,不产生输出信号。
  2. 运动发生: 当一个比背景温度更高(或更低)的热源(如人、动物)进入探测区域并发生移动时:
  • 热源的运动导致其自身发出的红外辐射在探测区域内空间位置发生改变
  • 传感器内部通常配备有特殊设计的菲涅尔透镜组。其作用至关重要——将广阔探测区域分割成多个灵敏区(或称“扇区”)
  • 当热源从一个灵敏区移动到相邻的灵敏区时,会在对应的热释电元件上引起快速、顺序的温度变化(ΔT)
  1. 信号产生: 热释电材料由于其物理特性,仅对温度的变化(ΔT)敏感,对恒定的温度本身不敏感。这种快速的温度波动(发热源移动带来的温差变化)激发了热释电效应,产生微弱的交变电压信号。
  2. 信号处理与判断: 传感器内部的专用电路会放大这个微弱的信号,并将其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如果信号的变化模式(幅度、速度)符合预设的“有效运动”特征(过滤掉小飞虫、缓慢的温度漂移等干扰),传感器便会触发输出信号(如高/低电平),表示探测到了有效的运动。

图像中的“热”运动:热电堆阵列的进阶应用

对于需要更高空间分辨率或需要形成“热图像”的运动捕捉应用(如高级安防监控、某些智能家电),则采用了更复杂的热电堆阵列传感器。这类传感器包含成百上千甚至更多个微小的热电偶测温点(像素点),规则排列成一个面阵(想象成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但感知的是红外热辐射)。

  • 工作原理: 每个热电堆像素点独立工作,将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能量转换为代表该点温度的电压信号。
  • 高维度的运动判断: 传感器或后端处理器通过对连续帧热图像进行分析比较:
  • 帧与帧之间,各个像素点的温度数据会发生变化。
  • 通过识别特定热源区域在图像中的位置变化、形状变化或温度模式的波动,即可精确判断运动的方向、速度甚至姿态。
  • 结合预设的算法,能够区分人、动物、车辆等不同目标的运动模式,甚至进行行为识别(如跌倒检测)。这超越了基础PIR仅依赖整体区域温差变化的判别能力

总结:解读“热”的语言

红外传感器通过感知物体自然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及其变化,巧妙地“看见”了温度与运动:

  • 温度感知: 依赖热辐射定律,直接测量目标红外辐射强度反推其温度。
  • 基础运动探测(PIR): 巧妙利用热释电材料的特性,结合菲涅尔透镜,通过探测由移动热源引起的空间温差快速变化(ΔT)来实现,这是一种间接的、基于变化的检测方式
  • 进阶运动分析(热电堆阵列): 通过构建热图像序列,比对像素级温度变化模式来实现更精确细致的运动判断与分析。

这种利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热语言”去感知世界的能力,使得红外传感器成为现代自动化、安防、智能家居、医疗、工业控制诸多领域不可或缺的“魔法之眼”。下次当超市的门为你而开,请记住,是它正无声地解读着你身上散发的“热”信号。

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

Copyright © 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80292号-5
全国服务电话:025-66098387传真:025-87168200
公司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科宁路777号申智滙谷9栋101

电话
服务电话:
025-66075066
微信

微信公众号